你可曾见过这种墙面?
刚装好没多久的房子,还有一些有些潮湿的老房子,特别容易出现墙面翘皮、脱落的现象,黑一块白一块的,我们称之为泛碱,也叫反碱、返碱。
墙面泛碱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情,无论是刚装修好的新房,还是入住一段时间的房子,谁都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
今天我们在这里就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释与处理的方法!
普通混凝土是硅酸盐,遇空气或者墙体内的水气,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氢氧根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溶解度较小的氢氧化物(化学性质为碱性),遇到气温的升高,水蒸气蒸发,将氢氧化物从墙体中析出,随着水分的逐渐蒸发,氢氧化物就被析出于混凝土水泥表面,日积月累,使得原本装饰的涂料或者油漆等物被顶起,不再黏附墙面,就发生泛白、起皮、脱落,这一过程称之为”泛碱“。
泛碱是混凝土中可溶性碱随着水分迁移到混凝土表面,在水分蒸发后留下“白霜”或白色绒毛状的物质。一般情况下,背光面和背风面出现泛碱的可能性要比迎风面和朝阳面小得多或者根本就不出现泛碱。
这是因为朝阳面和迎风面有利于水份的蒸发,混凝土干燥过程中,内部的多余水份向混凝土表面移动时,必然首先大量地向热量大、蒸发快的表面移动,因而被带到这些表面的氢氧化钙就比其它表面上的氢氧化钙多,泛碱也就比其它表面严重。
墙面泛碱原因
墙面之所以会“泛碱”,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因素:
(1)墙面内必须存在碱的来源。因墙体往往是轻质砖+抹面砂浆的形式,砂浆内含有水泥,而水泥的水化产物就含有碱,因此这个条件很容易满足。
(2)墙体内必须有连通的渗水通道。砂浆是一种多孔介质,本身孔隙率比混凝土大得多,且厚度往往又比较薄,而且灰砂比很小,水泥往往是325的低标号水泥,此外,如果砂里面含有泥,硬化后的砂浆层很容易形成连通的渗水通道,所以这个条件也很容易满足。
(3)墙体内必须要有水分。墙碱的成分主要是指水泥水化后的氢氧化钙,当然也包括一些盐,墙碱需要先溶于水,再以水为载体才能在通道中运输,最后到达墙体表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等。
以上三个条件只有同时满足才能导致墙面“泛碱”,缺一不可,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要“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就可以根治“泛碱”。
泛碱解决方案
一:利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泛碱基面进行处理。
(1)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能跟砂浆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结晶物,减少碱源;
(2)生成的结晶物可堵塞毛细孔,切断了连通孔隙。对于水性渗透结晶材料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二:涂刷刚性的成膜类材料,比如金钢型墙基膜和晶钻墙基膜等刚性背堵材料,此方法相当于给砂浆层罩了一层“盔甲”。
三:“切断”水源相对来说是比较麻烦的,也是几个方法中最为困难的。就拿与卫生间相连的隔墙泛碱来说,水的来源为卫生间地板砖下积存的水,通过多孔介质的虹吸效应返上来的。要想把地砖下积存的水全部清除,可以通过注浆的方式将水全部置换出来,且保证后续不再积存水。
以上几个方向的治理手段,如果能综合叠加起来运用的话,效果将会更加有效。
治理泛碱目前仍是一大难题。泛碱重在预防,只要从问题的本质入手,在源头上采取措施,严格把关,科学防治,就能避免泛碱现象的发生。
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为了不影响网站的正常使用,请直接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其他浏览器,如:火狐,谷歌